Query:
Refining:
Year
Type
Indexed by
Colleges
Complex
Language
Clean All
Abstract :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国内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近20年来,证券市场从建立到不断完善,如今已成为国内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9年2月底,中国A股上市公司共计3591家,股票总市值约人民币57.23万亿元,规模位居全球前列。同时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投资需求也随之多样化,证券市场成为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的主阵地之一,而在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进行投资研究,使用传统的分析方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近几年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金融领域,结合信息技术、数理统计学和经济金融学等多学科专业知识的量化投资成为国内投资研究的热点。量化投资的目标是利用数量化工具挖掘证券市场内部可能存在的运行规律,从而指导投资者的投资策略,量化投资具有客观、快速、准确、高效等优势。 本文采用机器学习中的随机森林回归算法进行多因子选股模型的训练。股票池为沪深300成份股,样本区间为2012年1月至2018年11月。因子的选择参考了Barra结构化风险模型,共10类67个,另外加入10个可选宏观因子。数据从Wind金融数据终端获取,使用R语言进行数据处理及模型训练。根据训练好的模型对股票下月收益率进行预测,选择预测收益率排名前10、20、30、40、50的股票构建投资组合与基准沪深300指数表现进行比较。 通过回测,加入宏观因子的模型比未加入该类因子的模型的拟合效果略胜一筹,但无宏观因子模型在投资组合收益上取得了更好的表现。选择预测排名前30的股票构建投资组合,2012年7月至2018年11月末,累积收益率达64.9%,忽略2018年市场行情整体下滑,截至2017年末,投资组合累积收益率达112.6%,远超基准的6%和53%。 通过该实证研究我们发现,随机森林回归算法构建的模型在中国A股市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选取的投资组合从2012-2018年的累积收益超越了基准沪深300指数。
Keyword :
多因子选股 宏观因子 量化投资 随机森林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朱增梅 . 机器学习算法在多因子选股模型的应用研究 [D]. , . |
MLA | 朱增梅 . "机器学习算法在多因子选股模型的应用研究" . , . |
APA | 朱增梅 . 机器学习算法在多因子选股模型的应用研究 . ,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在中国过去三十多年之间的高速增长时期,地方政府所发挥的显著作用已然得到广泛认同。在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以GDP为纲的政治晋升机制使得地方政府不得不为“经济增长”而对金融体系实施行政性干预。这在2008年次债危机之后表现尤为明显。在四万亿财政刺激计划推动下,地方政府先是借助于银行体系融资,而后求助于非银行体系,推动了中国影子银行的快速膨胀。在这种现实背景下本文研究了地方政府行政性干预对中国影子银行形成的影响,对于深入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启示意义。 具体研究过程中,本文采用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理论方面,首先从三个方面探讨中国影子银行形成的原因,第一是普适原因,中小企业融资难以及居民投资需求促进了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第二是经济原因,2008年次贷危机后我国的4万亿刺激计划,由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其通过干预金融体系进行影子银行融资,第三是中国特色原因,以GDP为纲的政治晋升制度使地方政府为了经济增长而借助影子银行融资。然后对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进行介绍。 实证方面,选用2007-2015年全国30个省的影子银行与金融分权程度数据,从三个层面探讨金融分权对影子银行的影响。第一个层面是金融分权对影子银行的直接影响;第二个层面是,基于稳增长压力下金融分权对影子银行的影响;第三个层面是基于地方政府竞争视角下金融分权对影子银行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地方行政性干预会促使影子银行的增长,且东部地区促进作用小于中西部地区,第二,稳增长压力越大,促使地方政府借助影子银行融资,且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第三,地区间竞争越激烈,促使地方政府借助影子银行融资,且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小于中西部地区。最后,针对上述结论,提出了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政策建议。
Keyword :
地方政府行政性干预 委托贷款 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 影子银行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王艺桦 . 地方行政性干预对中国影子银行形成的影响—基于省际数据的分析 [D]. , . |
MLA | 王艺桦 . "地方行政性干预对中国影子银行形成的影响—基于省际数据的分析" . , . |
APA | 王艺桦 . 地方行政性干预对中国影子银行形成的影响—基于省际数据的分析 . ,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结构化理财产品由固定收益证券和期权构成。由于我国A股市场缺乏做空机制并且衍生品市场不完善,所以投资者对股票或股指的看跌预期很难通过金融市场转化为收益。股权挂钩类结构化产品作为结构化产品中的一类可以满足投资者的这一需求。其次,我国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提升,投资需求也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他们越来越需要符合自身风险收益要求的定制化金融产品。股权挂钩类结构化产品内含期权,可以利用金融工程技术构造出各种各样的收益流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投资者的特质化需求。因此,大力发展股权挂钩类结构化产品市场不仅有利于我国金融市场产品种类的多样化以及功能的完善,还能满足投资者日益提高的投资需求。而对股权挂钩类结构化产品定价和收益分析的研究也顺应了这种发展。 本文首先对股权挂钩类结构化产品的内涵、分类、定价模型以及收益分析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本文构造出了一套适合于股权挂钩类结构化产品进行定价分析的模型。最后选取两家中资银行和两家外资银行发行的四份股权挂钩类结构化产品进行了定价分析,并将结果进行对比,得出如下结论:1.两家中资银行所发行的股权挂钩类结构化产品为折价发行,两家外资银行则为溢价发行;2.从合约设计角度来看,和中资银行相比,外资银行往往挂钩标的种类更多样化,收益流设计更为复杂;3.合约中的最高收益往往实现概率很低。根据上述结论,本文对我国股权挂钩类结构化产品市场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Keyword :
ARCH效应 GARCH簇类模型 结构化产品 蒙特卡洛模拟 期望收益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王璇 . 股权挂钩类结构化产品定价研究 [D]. , . |
MLA | 王璇 . "股权挂钩类结构化产品定价研究" . , . |
APA | 王璇 . 股权挂钩类结构化产品定价研究 . ,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起步晚,发展时间短,尤其是场外市场的建设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新三板市场,旨在调整资本市场结构,解决企业的融资需求,满足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和不同风险偏好,促进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健康发展。当前,交投清淡、流动性差是制约新三板市场发展的重要问题。虽然做市商制度和分层制度的推出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新三板的流动性,但新三板整体市场活跃度仍然很低,市场热度不足,流动性差。提高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与提高新三板市场在我国资本市场体系中的地位密不可分。 本文旨在衡量我国新三板市场流动性水平,并研究当前新三板的市场制度对其流动性的影响。在理论研究方面,本文从流动性的概念出发,从以交易时间为基础、交易价格为基础和市场弹性为基础,对流动性指标进行分类分析,并从宽度、深度和弹性这三个维度构建流动性综合指标L。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主要选取了2016年新三板市场的日交易数据,与场内市场和国外场外市场进行对比分析,对我国新三板市场流动性水平进行测度。最后,本文分析了新三板的市场制度对其流动性的影响。 新三板市场流动性的实证检验说明:(1)新三板市场内部存在流动性差异,做市市场流动性更好,稳定性更高;(2)新三板市场与其他场内市场——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相比,流动性不足,波动性大;(3)与国外场外市场相比,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和稳定性不如美国NASDAQ市场,但这两个场外市场具有可比性,说明新三板市场发展已经逐渐进入正轨,呈良性发展态势;(4)做市商制度可以改善新三板市场流动性和稳定性,但存在一定局限性,没有充分发挥出制度优势;(5)分层制度只能改变新三板流动性结构,不能改善市场总体流动性。
Keyword :
流动性 流动性综合指标 新三板市场 做市商制度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韩冰 . 中国新三板市场流动性水平分析 [D]. , . |
MLA | 韩冰 . "中国新三板市场流动性水平分析" . , . |
APA | 韩冰 . 中国新三板市场流动性水平分析 . ,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P2P网贷自2005年在英国由Zopa首创后,其业务模式被广为复制,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传入我国后,不到十年时间,平台数量和交易量都获得了迅速增长,形成了不小的业务规模,为完善我国金融体系、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及满足民间投资需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P2P网贷涉及的面广、牵扯到的利益重大,需要谨慎的监管治理,鼓励其发展。然而税收法规总是落后于金融创新,传统金融的相关税制已不能完全适用于快速发展的P2P网贷业务。因此,本文就国内外P2P网贷的相关税制进行研究,旨在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P2P网贷税收政策,对完善我国P2P网贷的税收政策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公共经济学理论和税收经济学理论为指导,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对国内外P2P网贷的相关税收政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P2P网贷税收的基础理论,在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通过税收价格论和宏观调控理论分析了对P2P网贷课税的理论依据,又分析了P2P网贷课税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接着本文研究了我国P2P网贷的发展现状,并从借款人、投资人、P2P平台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P2P网贷适用的税收政策,指出了目前税收政策主要存在的几个问题。然后,通过Zopa、Lending Club和Prosper三个P2P平台分析了英国和美国P2P网贷的发展历程和税收政策现状,对国外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最后,针对我国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给出了完善我国P2P网贷税收政策的具体建议。 通过研究,本文发现目前我国P2P网贷的税收政策存在着以下问题:现有的税收征管政策难以适应P2P网贷的线上信息化交易;难以将P2P网贷纳入税收监控;部分税收政策存在模糊空白之处;缺少对P2P网贷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为了规范P2P网贷的税收秩序同时又鼓励其发展,首先,应推进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建设信息中心,推行使用电子发票,健全网贷征信系统。其次,应创新推动税收监管新方式,加强资金流监控,强化税务检查监督,构建联合监管模式。再次,应加快税收政策的顶层设计,完善现行税法,适时建立针对性法规。最后,还应制定针对P2P网贷的税收优惠政策,明确税收优惠的目标和范围,加强网贷税收优惠的管理。
Keyword :
P2P网贷 税收征管 税收政策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杨超 . 完善我国P2P网贷的税收政策研究 [D]. , . |
MLA | 杨超 . "完善我国P2P网贷的税收政策研究" . , . |
APA | 杨超 . 完善我国P2P网贷的税收政策研究 . ,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能源是维持生存必不可少的要素,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对于各种类型的工业生产,能源都占据重要的位置。人类社会使用的能源有很多种,如化石能源、电能、风能、太阳能等。众所周知,中国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短短数十年间其经济体量急剧扩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能源消费量更是一路飞涨,已跻身世界能源消费大国的行列。 中国的能源需求可以分为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其中国内需求可以进一步分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而消费需求又可细分为居民消费需求和政府消费需求,国外需求则指的是出口。资料显示,中国的能源需求结构呈现出从国外需求占主导向国内需求占主导转移的趋势;而在国内需求这一块,亦呈现出从投资需求占主导向消费需求占主导转移的趋势。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法是研究中国的能源消费及其能源需求结构之间关系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能耗强度和能源需求结构是研究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重要参数。本次研究正是基于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法,分析中国的能源消费和需求结构之间的关系,以了解在某一段特定的时间内哪种需求在影响着能源消费。 论文中的数据来源于2008、2009、2010和2011年中国在19个工业领域的投入产出表和能源平衡表。直接一次能源强度,最终需求水平,最终需求结构,中间投入结构被认为是在不同时期,影响能源消耗变化的主要因素。除了电、气、水、皮革等领域之外,能源强度 – 即单位产出所消耗的能源均呈现出下降趋势。能源需求结构的四个组成部分 - 家庭需求、政府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中,投资需求占总需求的比例最大,而政府需求最小;最初,家庭需求所占的份额并不高,但是所占比重要高于政府需求;出口需求在总的能源需求中的比重仅次于投资需求,但是这一比重正在逐年减小。研究同时表明,能源强度也呈现出降低趋势,这同能源需求结构的转型密不可分,两者之间的直接关系密不可分。能源强度和能源需求结构均会影响能源的消费情况,而后者尤甚。在前期,能源强度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比其在后期的影响更加明显。最终需求水平和最终需求结构对能源消费的转变有着重大的影响。
Keyword :
能耗强度 能源消费 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法 需求结构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Sushila Maharjan . Study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Energy Consumption and Demand Structure [D]. , . |
MLA | Sushila Maharjan . "Study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Energy Consumption and Demand Structure" . , . |
APA | Sushila Maharjan . Study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Energy Consumption and Demand Structure . ,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影子银行被认为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幕后推手,以美国证券化为代表的影子银行快速发展,总规模是GDP总量的120%。我国的影子银行虽然起步晚,但是由于资金供求不平衡、利率市场化、投资需求增加和经济结构转型的促进,发展趋势不容小觑。影子银行在为经济带来繁荣发展的同时,也蕴含了一定风险。我国影子银行游离在监管体系之外、具有信用创造功能,难免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而货币政策是被政府用来进行经济调控的,可以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分析我国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可以加深对影子银行与货币政策的全面认识,对于完善我国的货币政策以及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分析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首先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回顾总结的基础上,介绍我国的影子银行发展原因和概念界定,在对具有代表性的影子银行构成部分进行具体分析后,介绍了多种我国影子银行规模测度的分类方法。在理论分析部分,首先以引入信贷市场的IS-LM模型为基础,解释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然后依次从货币政策工具、中介指标、传导机制和最终目标方面分析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实证分析中最常用的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票据之和作为影子银行规模,构建VAR模型,得出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和最终目标的影响,反应对货币政策有效性有影响。综合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影子银行会削弱央行对于信贷的控制效果,增加货币监测与控制的难度,还会影响央行对经济产出的控制;影子银行会对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中介指标、传导机制、最终目标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影子银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度最大,对稳定物价的持续时间最长。根据结论,对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出相应的建议,最后总结本文的结论和展望。
Keyword :
VAR模型 货币政策有效性 影子银行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姚敏 . 我国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研究 [D]. , . |
MLA | 姚敏 . "我国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研究" . , . |
APA | 姚敏 . 我国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研究 . ,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采用自组织特征映射法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轨迹进行刻画.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过程发生了7次轨迹调整,经系统聚类后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结构调整更为全面,结构关联更为复杂.整体来看,中国结构调整过程符合一般经济发展规律,产业结构升级拉动投资需求,并伴随着金融和贸易结构深化主导了经济结构的调整节奏.与“结构失衡”造成发展不可持续的观点一致,从结构指标权值的角度判断,当前经济发展模式对经济拉动存在极限.调整手段应由所处阶段决定,“三期叠加”下对投资刺激政策的消化需要借鉴部分发展中国家过早“去工业化”的教训;出口贸易依然是重要的发展推动力,而刺激内需的做法恐难达到预期效果.
Keyword :
调整轨迹 经济结构 神经网络模型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严明义 , 唐文强 .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轨迹研究 [J]. | 统计与信息论坛 , 2015 , (3) : 30-36 . |
MLA | 严明义 等.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轨迹研究" . | 统计与信息论坛 3 (2015) : 30-36 . |
APA | 严明义 , 唐文强 .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轨迹研究 . | 统计与信息论坛 , 2015 , (3) , 30-36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进入21 世纪以后,全球的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不断地得到调整,全球的经 济中心开始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无形的服务贸易逐步取代有 形商品贸易,全球经济开始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 位不断得到提升,甚至有可能赶超货物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因此我国要想 从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必须依赖于服务贸易的发展。近年来,浙江省服务贸 易发展迅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因此对浙江省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 关系的研究就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浙江省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与 实证两个方面对浙江省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力图通过相关分析 与检验达到预期的目的。 首先,本文在总结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对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进 行剖析,从贸易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以及其他相关理论三个方面分析贸易与经济 增长之间的关系。 其次,在此理论分析的框架下,本文定性分析了服务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路 径:服务贸易通过技术外溢效应、人力资本积累效应以及制度创新效应,促进经 济增长;服务贸易带动国内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服务贸易通过 带动国内相关产业发展以及促进国内就业,拉动经济增长。 再次,本文选取了1995 年-2013 年浙江省的相关经济数据,通过ADF 检验、 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建立回归模型等对浙江省服务贸易与经济增 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服务贸易与GDP 之间存在着长期 稳定的均衡关系,浙江省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浙江省服务贸 易进口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因,但出口却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因. 最后,本文从稳定发展传统型服务贸易,扩大对外文化贸易、加强教育服务、 培养专业性服务人才等方面,对浙江省服务贸易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Keyword :
服务贸易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浙江省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陈田 . 浙江省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D]. , . |
MLA | 陈田 . "浙江省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 . |
APA | 陈田 . 浙江省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多次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20世纪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使国内经济驶入了高速增长轨道,与此同时的“价格”管制逐步放开使得计划经济时期的“价格压抑”显性化,通货膨胀开始引起理论争鸣和探索。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机制的逐步转归,伴随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诱发了多次程度不同的通货膨胀。进入本世纪第一个十年,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的国际市场打开,进一步激发了国内经济高速增长的活力,引发了新一轮通货膨胀,其中,房地产价格快速攀升尤为典型,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可以说,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发展较多时期受到通货膨胀的困扰,经济发展周期与通货膨胀动态结伴而行。因此,从理论上解析我国通货膨胀的动态机理,揭示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通货膨胀的周期性特征,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学术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论文通过构建混合型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采用广义矩估计方法研究通货膨胀预期、通货膨胀惯性,以及政府主导型投资需求等关键因素,探索通货膨胀动态特性的影响机制;采用总体平均经验分解法,运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定基比序列指标,将通货膨胀周期分解为短周期、长周期和长期趋势等结构分量,分析影响我国通货膨胀波动的主要宏微观因素,诠释通货膨胀周期性动态特征的内在机理;运用广义矩估计、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方法,剖析不同频率下通货膨胀的短周期和长周期的典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实证检验货币变量、资产价格、公众预期以及开放因素对通货膨胀周期的影响,揭示其作用机理;运用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对货币政策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调控通货膨胀动态的效果进行了考察;采用贝叶斯估计了货币政策调控对通货膨胀动态的响应。 本文研究创新性点: 第一,论文研究引入了总体平均经验分解法,将CPI和PPI序列分解为六个频谱和一个趋势分量,划分为短周期波动分量、长周期波动分量和趋势分量,构建了内在和外在影响的通货膨胀频率周期波动分析框架。通过对通货膨胀动态波动内在影响的结构性分解揭示,单调递增且变化缓慢的趋势项体现了通货膨胀的潜在运行轨迹,对通货膨胀总量贡献率最大,但对通胀波动影响极小。微观主体的影响主要作用于随机波动的通胀短周期分量,其振幅较小,但对通货膨胀波动有显著影响。由重大经济变化或货币政策调控引发的通货膨胀长周期波动波幅较大,对通胀贡献率最大,反映了宏观经济对通货膨胀波动的关键性影响;通过对通货膨胀动态波动外在影响的研究揭示,我国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具有协同性增长压力,房地产价格和国际经济对通胀膨胀具有较强的正向压力,而预期因素仅对通货膨胀短期波动具有推升影响。研究发现,货币政策价格型工具利率对通货膨胀短周期波动具有显著抑制性,数量型工具对通货膨胀具有明显的整体性作用力。 第二,论文研究构建了新凯恩斯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引入预期粘性和价格粘性拓展混合型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实证研究发现,通胀预期和通胀惯性成为通货膨胀短期动态的关键性影响因素;投资规模对通货膨胀压力最大,即当投资规模增大时通货膨胀幅度上升显著,投资规模受控时通货膨胀逐步收敛。应用贝叶斯估计得到DSGE模型各特征参数,结果显示,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长期内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基础货币供给增长规模长期比较均衡,利率调整规则具有平滑特性,但利率对通货膨胀目标的反应系数仅为1.1043,低于货币供给增速的通货膨胀反应系数1.6477,透视出货币政策数量型工具对控制通货膨胀波动见效较快。研究结果还表明,我国消费者具有更高的消费惯性,导致公众预期偏向通货膨胀的持续上行预期,很容易在投资冲击通胀的牵引下,由于价格上升诱发公众的集中消费冲击,对通货膨胀产生推波助澜效应。 第三,论文研究在理论分析框架内,运用状态空间模型解析了通货膨胀短期动态、长期动态与宏观经济变量间的内置关联性,研究结论发现,随着通货膨胀波动周期拉长,CPI对PPI的引导性作用愈发严重,因此,CPI更适合作为通货膨胀管理的观测性指标;使用GMM、SVAR和格兰杰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通货膨胀波动的周期结构分量因素在不同时期具有差异化特性,其中,货币供给和产出缺口是通货膨胀周期波动的最关键因素;通过对比揭示,2002年后,房地产价格上涨对通货膨胀的推动力显著提升,加重了预期因素对通货膨胀短周期波动的影响;通过模拟最优利率规则,可以看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更倾向于促进产出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先导性调控力度还不够充分。通过对二元均值与波动模型的拓展改进,建立四变量VAR-GARCH-BEKK均值波动模型考察发现,相对于中央银行管制利率的调整变动,基础货币的供给数量波动与通货膨胀的关联性更加紧密。
Keyword :
货币政策调控 通货膨胀动态 通货膨胀周期 新凯恩斯模型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郭哲宇 . 中国通货膨胀动态研究 [D]. , . |
MLA | 郭哲宇 . "中国通货膨胀动态研究" . , . |
APA | 郭哲宇 . 中国通货膨胀动态研究 . ,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Export
Results: |
Selected to |
Form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