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mplex
  • Title
  • Author
  • Keyword
  • Abstract
  • Scholars
Search

Query:

Refining:

Clean All

Sort by:
Default
  • Default
  • Title
  • Year
  • WOS Cited Count
  • Impact factor
  • Ascending
  • Descending
< Page ,Total 202 >
一种双相增强2024Al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期刊论文 | 2023 , (04) , 68-72 | 热加工工艺
Abstract&Keyword Cite

Abstract :

为了提高2024Al基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塑性,通过球磨和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制备了TiB_2-C_f(Ni)/2024Al复合材料。使用SEM对所制备材料的微观组织进行表征;使用XRD对材料的物相组成进行表征;使用维氏硬度计对复合材料的硬度进行测试;使用拉伸试验机对所制备材料的拉伸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并且通过拉伸断口的SEM形貌分析了所制备材料的断裂机理。结果表明:在TiB_2-C_f(Ni)/2024Al中,碳纤维和TiB_2均匀分布在铝基体中,其析出相Al2Cu、Al2CuMg的尺寸比2024Al、TiB_2/2024Al、C_f(Ni)/2024Al析出相的尺寸更加细小。TiB_2-...

Keyword :

2024Al Ti B2 铝基复合材料 碳纤维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路向前 , 高义民 , 周璇 et al. 一种双相增强2024Al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J]. | 热加工工艺 , 2023 , (04) : 68-72 .
MLA 路向前 et al. "一种双相增强2024Al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 | 热加工工艺 04 (2023) : 68-72 .
APA 路向前 , 高义民 , 周璇 , 鲁宁斌 , 汪勇 , 刘庆坤 et al. 一种双相增强2024Al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 | 热加工工艺 , 2023 , (04) , 68-72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含Al高熵涂层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期刊论文 | 2023 , (10) , 1-5 | 热加工工艺
Abstract&Keyword Cite

Abstract :

高熵合金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发展,其设计方法与常规合金不同,是由四种以上原子比例接近的元素组成的一种新型合金。由于高熵合金多种组元的协同效应,使其具有优异的性能特性如强度、耐磨性、热稳定性等,从而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含Al高熵材料不仅具有高硬度、强度的特点,其耐蚀性也较为优良,故可以利用其特性作为特殊环境下基材表面强化的涂层使用。针对含Al高熵涂层的制备技术,选取常用且具有代表性的制备方法如物理气相沉积、机械合金化法、高能束加工法等进行了综述;同时也介绍了新型的高熵涂层制备技术,如电阻缝焊、粉末预烧结联合电子束制备技术等。最后,针对高熵涂层的服役性能和应用,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

Keyword :

高熵合金 含Al涂层 研究进展 制备技术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王昊 , 李广忠 , 李亚宁 et al. 含Al高熵涂层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J]. | 热加工工艺 , 2023 , (10) : 1-5 .
MLA 王昊 et al. "含Al高熵涂层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 | 热加工工艺 10 (2023) : 1-5 .
APA 王昊 , 李广忠 , 李亚宁 , 杨坤 , 金辉 . 含Al高熵涂层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 | 热加工工艺 , 2023 , (10) , 1-5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钪钇共稳二氧化锆热障涂层结构设计与热冲击失效行为研究
期刊论文 | 2022 , (10) , 69-73+78 | 热加工工艺
Abstract&Keyword Cite

Abstract :

热障涂层的微观结构是影响其使役性能的关键因素。研究了亚微米及纳米“双模式”结构钪钇共稳二氧化锆(ScYSZ)热障涂层的微观结构与高温热冲击行为。结果表明,亚微米结构ScYSZ涂层在1300℃的火焰热冲击寿命为286次,而纳米未熔颗粒/层状组织“双模式”结构可以显著提高涂层的热冲击寿命,其热冲击寿命达到376次。亚微米结构涂层致密性较高,热冲击过程中容易发生高温烧结导致贯穿涂层厚度方向的纵向裂纹产生,而纳米“双模式”结构涂层中的纵向裂纹遇到疏松的纳米未熔颗粒因应力释放而终止,其失效模式主要表现为未熔颗粒的点状剥落。

Keyword :

热冲击性能 热障涂层 失效模式 微观形貌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范薇 , 白宇 , 王玉 et al. 钪钇共稳二氧化锆热障涂层结构设计与热冲击失效行为研究 [J]. | 热加工工艺 , 2022 , (10) : 69-73+78 .
MLA 范薇 et al. "钪钇共稳二氧化锆热障涂层结构设计与热冲击失效行为研究" . | 热加工工艺 10 (2022) : 69-73+78 .
APA 范薇 , 白宇 , 王玉 , 雷丽军 , 张翼 . 钪钇共稳二氧化锆热障涂层结构设计与热冲击失效行为研究 . | 热加工工艺 , 2022 , (10) , 69-73+78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利用高长径比β-Si_3N_4晶须模压制备氮化硅多孔陶瓷及性能研究
期刊论文 | 2022 , (04) , 644-651 | 陶瓷学报
Abstract&Keyword Cite

Abstract :

为改善多孔氮化硅的抗弯强度和耐高温性,通过常压烧结制备β-Si_3N_4晶须,将其压制成型后采用酚醛树脂浸渍碳化,再通过SiO蒸汽与残留碳反应实现碳热还原过程,制备α-Si_3N_4搭接的β-Si_3N_4晶须多孔陶瓷,并研究了β-Si_3N_4的晶须尺寸、成型压力和浸渍次数对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烧结助剂Y_2O_3与采用松装方式有利于提高β-Si_3N_4晶须长径比,其平均长径比为13.8,最高可达25.7。成型时增加压力可以提高材料的致密度和晶须的定向程度,增加晶须搭接点的数量,降低气孔率,从而有利于改善材料的强度。增加浸渍次数提高碳热还原后α-Si_3N_4的含量,1~3次...

Keyword :

Si3N4晶须 多孔氮化硅 有效搭接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史卓涛 , 智强 , 白宇松 et al. 利用高长径比β-Si_3N_4晶须模压制备氮化硅多孔陶瓷及性能研究 [J]. | 陶瓷学报 , 2022 , (04) : 644-651 .
MLA 史卓涛 et al. "利用高长径比β-Si_3N_4晶须模压制备氮化硅多孔陶瓷及性能研究" . | 陶瓷学报 04 (2022) : 644-651 .
APA 史卓涛 , 智强 , 白宇松 , 李凤 , 王波 , 杨建锋 . 利用高长径比β-Si_3N_4晶须模压制备氮化硅多孔陶瓷及性能研究 . | 陶瓷学报 , 2022 , (04) , 644-651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Li_2O助剂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LSGM电解质特性及离子电导率的影响
期刊论文 | 2022 , (10) , 1-6 | 无机材料学报
Abstract&Keyword Cite

Abstract :

本工作研究了Li_2O作为烧结助剂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La_(0.8)Sr_(0.2)Ga_(0.8)Mg_(0.2)O)(3–σ)(LSGM)电解质烧结行为的影响规律,系统表征了烧结助剂含量和烧结温度对LSGM烧结体的致密度、微观组织结构、相组成以及离子电导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Li_2O烧结助剂不仅可显著降低LSGM电解质的完全致密化烧结温度,还可以消除电解质粉体中原有的LaSrGa3O7杂相,并且抑制常规烧结过程中易于产生的MgO杂相,从而获得较高离子电导率的LSGM块体。当Li元素添加量为摩尔分数1%时,在1400℃烧结4 h获得的LSGM烧结体,其体密度达到理论密度的99%且为单...

Keyword :

LSGM电解质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离子电导率 烧结特性 烧结助剂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樊帅 , 金天 , 张山林 et al. Li_2O助剂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LSGM电解质特性及离子电导率的影响 [J]. | 无机材料学报 , 2022 , (10) : 1-6 .
MLA 樊帅 et al. "Li_2O助剂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LSGM电解质特性及离子电导率的影响" . | 无机材料学报 10 (2022) : 1-6 .
APA 樊帅 , 金天 , 张山林 , 雒晓涛 , 李成新 , 李长久 . Li_2O助剂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LSGM电解质特性及离子电导率的影响 . | 无机材料学报 , 2022 , (10) , 1-6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电工领域的潜在应用
期刊论文 | 2022 , 37 (05) , 1098-1114 | 电工技术学报
Abstract&Keyword Cite

Abstract :

采用传统烧结方法实现陶瓷材料致密化,通常需要1000℃以上的高温,导致陶瓷材料在物相稳定性、晶界控制及复合烧结等方面受到极大的挑战。最近提出的冷烧结技术可将烧结温度降低至300℃以下,在短时间内,利用过渡液相和单轴压力,通过陶瓷粉体的溶解-再沉淀过程实现陶瓷的致密化。低温、快速烧结等特点使冷烧结技术在陶瓷烧结领域具有诸多优势。该文从冷烧结机理及其在电工领域的潜在应用两个方面对冷烧结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介绍了冷烧结陶瓷的致密化过程和制备工艺,并着重分析了过渡液相的分类及其对冷烧结过程的辅助作用。阐述了冷烧结技术在新型电工材料如陶瓷-聚合物基功能材料(压敏、热电、储能电解质)、陶瓷-二维...

Keyword :

复合材料 共烧 过渡液相 冷烧结技术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康晟淋 , 赵学童 , 张洁心 et al. 冷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电工领域的潜在应用 [J]. | 电工技术学报 , 2022 , 37 (05) : 1098-1114 .
MLA 康晟淋 et al. "冷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电工领域的潜在应用" . | 电工技术学报 37 . 05 (2022) : 1098-1114 .
APA 康晟淋 , 赵学童 , 张洁心 , 郭靖 , 杨丽君 . 冷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电工领域的潜在应用 . | 电工技术学报 , 2022 , 37 (05) , 1098-1114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ZnS:Cu力致荧光薄膜在冲击压力作用下的光学响应规律及应用
期刊论文 | 2022 , 36 (02) , 19-27 | 高压物理学报
Abstract&Keyword Cite

Abstract :

力致荧光材料因具有发光亮度强、力致响应灵敏度高、稳定性良好以及无需外加电压或紫外光照射激活等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应力传感、应力记录等领域。然而,国内外对力致荧光材料的动态冲击特性鲜有研究。通过高温固相烧结法制备了ZnS:Cu粉末,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拉曼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nS:Cu粉末晶体具有纤锌矿结构,平均颗粒大小约为20μm。然后,通过ZnS:Cu粉末与水玻璃的混合物在靶板上涂覆形成约50μm的力致荧光薄膜。此外,通过轻气炮平板撞击实验,得到ZnS:Cu力致荧光薄膜的输出电压信号与冲击压力呈线性关系,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最后,提出了两种基于...

Keyword :

ZnS:Cu薄膜 冲击波速度 冲击压力 力致荧光效应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张国栋 , 赵玉龙 , 孙警 et al. ZnS:Cu力致荧光薄膜在冲击压力作用下的光学响应规律及应用 [J]. | 高压物理学报 , 2022 , 36 (02) : 19-27 .
MLA 张国栋 et al. "ZnS:Cu力致荧光薄膜在冲击压力作用下的光学响应规律及应用" . | 高压物理学报 36 . 02 (2022) : 19-27 .
APA 张国栋 , 赵玉龙 , 孙警 , 韦学勇 . ZnS:Cu力致荧光薄膜在冲击压力作用下的光学响应规律及应用 . | 高压物理学报 , 2022 , 36 (02) , 19-27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长寿命热障涂层的剥落机理及抗剥落结构设计
期刊论文 | 2022 , 42 (01) , 1-14 | 航空材料学报
Abstract&Keyword Cite

Abstract :

涂覆于高温合金热端部件表面的热障涂层,具有隔热防护作用,属新一代燃气轮机的关键核心技术。等离子喷涂制备的热障涂层隔热性能好,但长时间高温服役后存在开裂剥落问题,引发基体烧蚀、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发展长寿命热障涂层是该技术领域的重大难题。本文从等离子喷涂热障涂层的独特层状结构特征入手,阐述涂层在高温服役中结构和性能的演变规律,揭示涂层剥落失效机理,总结长寿命热障涂层设计方法。研究表明,等离子喷涂热障涂层呈现以连通2D孔隙为主的层状多孔结构,具有优异的隔热功能和协调应变能力。然而,涂层在高温服役中发生烧结,2D孔隙大量消失,涂层显著刚化,使热障涂层开裂驱动力急剧增加,引发微观裂纹扩展并贯通形成...

Keyword :

长寿命服役 等离子喷涂 抗开裂设计 热障涂层 失效机理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张博 , 李广荣 , 徐彤 et al. 长寿命热障涂层的剥落机理及抗剥落结构设计 [J]. | 航空材料学报 , 2022 , 42 (01) : 1-14 .
MLA 张博 et al. "长寿命热障涂层的剥落机理及抗剥落结构设计" . | 航空材料学报 42 . 01 (2022) : 1-14 .
APA 张博 , 李广荣 , 徐彤 , 杨冠军 . 长寿命热障涂层的剥落机理及抗剥落结构设计 . | 航空材料学报 , 2022 , 42 (01) , 1-14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热障涂层失效行为及长寿命设计研究现状
期刊论文 | 2022 , 16 (01) , 1-18 | 材料研究与应用
Abstract&Keyword Cite

Abstract :

热障涂层可在航机/燃机热端部件表面起到隔热、保护基体的作用,在服役过程中除隔热性能外,服役寿命也是评价热障涂层性能的一个重要特征,影响热障涂层寿命的因素多且复杂.论文综述了导致热障涂层失效、影响涂层寿命的主要因素,包括粘结层表面热生长氧化物生长、陶瓷层高温热暴露后相变和烧结等,并进一步介绍了提高热障涂层寿命的涂层设计研究进展.从粘结层抗氧化、抗烧结陶瓷层、柱状结构陶瓷层、双陶瓷层四个方面,介绍了基于结构设计提高热障涂层寿命的方法.采用粘结层预氧化处理的方法提高粘结层的抗氧化性能,通过等隔热功能层级结构设计双陶瓷层结构涂层实现长寿命减厚设计,均有效地提高涂层的热循环寿命.

Keyword :

长寿命结构设计 粘结层 热障涂层 失效行为 陶瓷层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王斯佳 , 徐彤 , 刘梅军 et al. 热障涂层失效行为及长寿命设计研究现状 [J]. | 材料研究与应用 , 2022 , 16 (01) : 1-18 .
MLA 王斯佳 et al. "热障涂层失效行为及长寿命设计研究现状" . | 材料研究与应用 16 . 01 (2022) : 1-18 .
APA 王斯佳 , 徐彤 , 刘梅军 , 杨冠军 . 热障涂层失效行为及长寿命设计研究现状 . | 材料研究与应用 , 2022 , 16 (01) , 1-18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硅藻土光固化成型浆料和多孔陶瓷的制备
期刊论文 | 2022 , 41 (04) , 1416-1422 | 硅酸盐通报
Abstract&Keyword Cite

Abstract :

本文成功开发了用于光固化成型的树脂基硅藻土浆料,系统探讨了分散剂种类、含量及固含量对硅藻土浆料流变特性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获得了用于光固化成型的高固含量、低黏度的硅藻土浆料,并采用3D陶瓷光固化设备制备了结构复杂的硅藻土多孔陶瓷。结果表明,BYK2009为硅藻土浆料的最佳分散剂,且当分散剂相对粉体质量为3%时,浆料黏度最低。成功制备出粉体体积分数为40%的硅藻土浆料,在剪切速率为30 s~(-1)时,硅藻土浆料黏度为17.30 Pa·s。在900℃烧结时得到显气孔率为51.30%、抗弯强度为(46.28±2.63) MPa的硅藻土多孔陶瓷。本研究为光固化成型具有复杂多级孔结构的硅...

Keyword :

分散剂 光固化成型 硅藻土多孔陶瓷 抗弯强度 流变行为 树脂基硅藻土浆料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王卿 , 鲍崇高 , 李世佳 et al. 硅藻土光固化成型浆料和多孔陶瓷的制备 [J]. | 硅酸盐通报 , 2022 , 41 (04) : 1416-1422 .
MLA 王卿 et al. "硅藻土光固化成型浆料和多孔陶瓷的制备" . | 硅酸盐通报 41 . 04 (2022) : 1416-1422 .
APA 王卿 , 鲍崇高 , 李世佳 , 董文彩 , 马海强 . 硅藻土光固化成型浆料和多孔陶瓷的制备 . | 硅酸盐通报 , 2022 , 41 (04) , 1416-1422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10| 20| 50 per page
< Page ,Total 202 >

Export

Results:

Selected

to

Format:
FAQ| About| Online/Total:419/213161451
Address: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LIBRARY(No.28, Xianning West Road, Xi'an, Shaanxi Post Code:710049) Contact Us:029-82667865
Copyright: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LIBRARY Technical Support:Beijing Aegean Software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