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mplex
  • Title
  • Author
  • Keyword
  • Abstract
  • Scholars
Search
Sort by:
Default
  • Default
  • Title
  • Year
  • WOS Cited Count
  • Impact factor
  • Ascending
  • Descending
< Page ,Total 3 >
通络生骨方治疗ARCOⅡ期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CQVIP
期刊论文 | 2020 , 26 (24) , 1865-1868 | 海南医学院学报
Abstract&Keyword Cite

Abstract :

目的:观察通络生骨方治疗ARCO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结果及疗效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配对、对照设计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1月的120例ARCO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患者进行研究。其中治疗组60例,行通络生骨方治疗;对照组60例,行高能体外冲击波治疗。以影像学稳定率、Harris评分、SF-36评分作为临床疗效指标,随访24个月,统计并分析随访结果。结果:120例患者随访中脱落5例,其余患者均获得随访。两组影像学稳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Harris评分中的疼痛程度、关节功能、关节畸形分值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SF-36评分中,治疗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且后期均能自行缓解。结论:通络生骨方在治疗ARCO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方面疗效肯定,尤其在改善髋关节功能、缓解髋关节疼痛以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更为明显。

Keyword :

ARCOⅡ期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 前瞻性研究 体外冲击波 通络生骨方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杨琛 , 张高魁 , 袁雪超 et al. 通络生骨方治疗ARCOⅡ期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J]. | 海南医学院学报 , 2020 , 26 (24) : 1865-1868 .
MLA 杨琛 et al. "通络生骨方治疗ARCOⅡ期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 | 海南医学院学报 26 . 24 (2020) : 1865-1868 .
APA 杨琛 , 张高魁 , 袁雪超 , 宇文星 , 郝阳泉 , 鲁超 . 通络生骨方治疗ARCOⅡ期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 | 海南医学院学报 , 2020 , 26 (24) , 1865-1868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髓芯减压植骨治疗ARCOⅡ期 CQVIP
期刊论文 | 2020 , 24 (27) , 4322-4327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Abstract&Keyword Cite

Abstract :

背景:髓芯减压植骨是治疗ARCO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主要术式,但是存在定位不准确,坏死骨清除不彻底或过多的风险。目的:观察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髓芯减压植骨治疗ARCO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精确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1至11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80例(96髋)ARCO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3D组40例(48髋)行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髓芯减压植骨;对照组40例(48髋)行传统髓芯减压植骨,即未使用导航模板。2组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分别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失血量,观察术后第3,6,12,24个月X射线片复查结果,评估股骨头存活率、髋关节Harris评分、疼痛目测类比评分等指标,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与结论:(1)3D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由(132.57±14.86)min缩短至(82.63±10.31)min,术中透视次数由(16.80±2.15)次降低至(4.93±1.36)次,失血量由(143.23±17.98)m L降低至(75.64±16.23)m L,3D组在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失血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2)术后24个月影像学随访结果显示,3D组仅2例股骨头发生塌陷,但髋关节功能尚可,未行人工髋关节置换,股骨头存活率为96%;对照组中有9例股骨头发生塌陷,其中4例因髋关节活动受限行人工全髋置换,股骨头存活率为81%;3D组股骨头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24);(3)与对照组比较,3D组在Harris评分、目测类比评分方面均有所改善(P<0.05);(4)提示将3D打印导航模板应用于髓芯减压植骨治疗ARCO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可减少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及出血量,提高术中定位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Keyword :

3D打印导航模板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 术中透视 髓芯减压 植骨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陈冬冬 , 郝阳泉 , 张高魁 et al. 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髓芯减压植骨治疗ARCOⅡ期 [J].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2020 , 24 (27) : 4322-4327 .
MLA 陈冬冬 et al. "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髓芯减压植骨治疗ARCOⅡ期" .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4 . 27 (2020) : 4322-4327 .
APA 陈冬冬 , 郝阳泉 , 张高魁 , 李欢欢 , 王秋霞 , 鲁超 . 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髓芯减压植骨治疗ARCOⅡ期 .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2020 , 24 (27) , 4322-4327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基于西安市红会医院股骨头坏死数据库分析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特征 CQVIP
期刊论文 | 2020 , 32 (9) , 35-38 | 中医正骨
Abstract&Keyword Cite

Abstract :

目的:分析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特征。方法:从西安市红会医院股骨头坏死数据库(http://ggt.keyanyun.com/index.php/login)中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的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体质量指数、发病侧别、病程(出现症状至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的时间)、ARCO分期、首次就诊医院等级、饮酒史、每周饮酒量、每周饮酒次数、日常饮酒(500 mL)价格和饮酒种类等信息。结果:①基本情况。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就诊的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共1062例,其中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306例,最终纳入256例。以男性患者为主,男255例(99.61%)、女1例(0.39%);年龄多为41~60岁,其中41~50岁56例(21.88%)、51~60岁172例(67.19%);职业为农民的患者121例(47.27%),职员和工人各37例(14.45%);文化程度以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其中高中66例(25.78%)、初中76例(29.69%)、小学72例(28.13%);体质量正常(18.5 kg·m^-2≤体质量指数<25 kg·m^-2)的患者186例(72.66%),肥胖前期(25 kg·m^-2≤体质量指数<30 kg·m^-2)的患者55例(21.48%)。②发病情况。双侧发病患者17例(69.92%);病程多在6个月以内,其中病程≤3个月的患者105例(41.02%)、病程4~6个月的患者69例(26.95%);ARCO分期多属中晚期,其中Ⅲ期180髋(41.38%)、Ⅳ期138髋(31.72%);首次就诊医院为一级医院的患者97例(37.89%),三级医院的患者123例(48.05%)。③饮酒情况。饮酒史16~20年的患者93例(36.33%),饮酒史6~10年的患者66例(25.78%);每周饮酒量≤500 mL的患者139例(54.30%,中位数400 mL),每周饮酒量501~1000 mL的患者55例(21.48%);每周饮酒2次的患者132例(51.56%),每周饮酒3次的患者51例(19.92%),每周饮酒4次的患者27例(10.55%);日常饮酒价格多低于120元,其中饮酒价格≤15元的患者82例(32.03%)、16~30元的患者68例(26.56%)、31~60元的患者27例(10.55%)�

Keyword :

股骨头坏死 酒精性饮料 流行病学研究 数据库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张高魁 , 郝阳泉 , 许鹏 et al. 基于西安市红会医院股骨头坏死数据库分析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特征 [J]. | 中医正骨 , 2020 , 32 (9) : 35-38 .
MLA 张高魁 et al. "基于西安市红会医院股骨头坏死数据库分析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特征" . | 中医正骨 32 . 9 (2020) : 35-38 .
APA 张高魁 , 郝阳泉 , 许鹏 , 王秋霞 , 李欢欢 , 胡守业 et al. 基于西安市红会医院股骨头坏死数据库分析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特征 . | 中医正骨 , 2020 , 32 (9) , 35-38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ARCOⅡ期 CQVIP CSCD
期刊论文 | 2020 , 33 (11) , 1048-1052 | 中国骨伤
Abstract&Keyword Cite

Abstract :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联合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骨应用于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国际微循环学会股骨头坏死(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160髋)ARCO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分为PRP组与对照组。其中PRP组50例(80髋),男22例,女28例;年龄18~65(43.47±7.23)岁;病程4~18(15.8±2.9)个月;行髓芯减压植骨术联合PRP植入。对照组50例(80髋),男27例,女23例;年龄20~63(45.72±7.43)岁;病程6~19(14.9±3.8)个月;单纯人工骨植入。术后随访髋关节X线片,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疗效评价,并记录髋关节存活率。结果:术后所有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血栓等并发症发生,并均获得随访,时间12~14(12.0±0.4)个月。术后12个月PRP组影像表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和VAS评分,PRP组分别为89.98±6.17、1.68±1.02,对照组分别为81.62±5.62、2.52±1.13,且PRP组髋关节96.25%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25%,两组患者术后评分均优于术前(P<0.05),但PRP组无论在任何时间点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血小板血浆与人工骨结合应用于髓芯减压植骨术,改变了以往植入单纯人工骨、疗效不确定的局面,提高了该术式的成功率,有效地降低了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塌陷率,延缓甚至避免髋关节的置换。

Keyword :

富血小板血浆 股骨头坏死 骨移植 减压术,外科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陈冬冬 , 鲁超 , 宇文星 et al.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ARCOⅡ期 [J]. | 中国骨伤 , 2020 , 33 (11) : 1048-1052 .
MLA 陈冬冬 et al.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ARCOⅡ期" . | 中国骨伤 33 . 11 (2020) : 1048-1052 .
APA 陈冬冬 , 鲁超 , 宇文星 , 李欢欢 , 王秋霞 , 袁雪超 et al.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ARCOⅡ期 . | 中国骨伤 , 2020 , 33 (11) , 1048-1052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通络生骨方治疗ARCO Ⅱ期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期刊论文 | 2020 , 26 (24) , 1865-1868+1873 | 海南医学院学报
Abstract&Keyword Cite

Abstract :

目的:观察通络生骨方治疗ARCO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结果及疗效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配对、对照设计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1月的120例ARCO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患者进行研究。其中治疗组60例,行通络生骨方治疗;对照组60例,行高能体外冲击波治疗。以影像学稳定率、Harris评分、SF-36评分作为临床疗效指标,随访24个月,统计并分析随访结果。结果:120例患者随访中脱落5例,其余患者均获得随访。两组影像学稳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Harris评分中的疼痛程度、关节功...

Keyword :

ARCOⅡ期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 前瞻性研究 体外冲击波 通络生骨方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杨琛 , 张高魁 , 袁雪超 et al. 通络生骨方治疗ARCO Ⅱ期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J]. | 海南医学院学报 , 2020 , 26 (24) : 1865-1868+1873 .
MLA 杨琛 et al. "通络生骨方治疗ARCO Ⅱ期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 | 海南医学院学报 26 . 24 (2020) : 1865-1868+1873 .
APA 杨琛 , 张高魁 , 袁雪超 , 宇文星 , 郝阳泉 , 鲁超 . 通络生骨方治疗ARCO Ⅱ期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 | 海南医学院学报 , 2020 , 26 (24) , 1865-1868+1873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髓芯减压植骨治疗ARCOⅡ期
期刊论文 | 2020 , 24 (27) , 4322-4327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Abstract&Keyword Cite

Abstract :

背景:髓芯减压植骨是治疗ARCO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主要术式,但是存在定位不准确,坏死骨清除不彻底或过多的风险。目的:观察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髓芯减压植骨治疗ARCO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精确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1至11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80例(96髋)ARCO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3D组40例(48髋)行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髓芯减压植骨;对照组40例(48髋)行传统髓芯减压植骨,即未使用导航模板。2组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分别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失血量,观察术后第3,6,12,24个月X射线...

Keyword :

3D打印导航模板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 术中透视 髓芯减压 植骨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陈冬冬 , 郝阳泉 , 张高魁 et al. 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髓芯减压植骨治疗ARCOⅡ期 [J].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2020 , 24 (27) : 4322-4327 .
MLA 陈冬冬 et al. "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髓芯减压植骨治疗ARCOⅡ期" .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4 . 27 (2020) : 4322-4327 .
APA 陈冬冬 , 郝阳泉 , 张高魁 , 李欢欢 , 王秋霞 , 鲁超 . 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髓芯减压植骨治疗ARCOⅡ期 .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2020 , 24 (27) , 4322-4327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通络生骨方治疗ARCOⅡ期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期刊论文 | 2020 , 26 (24) , 1865-1868,1873 | 海南医学院学报
Abstract&Keyword Cite

Abstract :

目的:观察通络生骨方治疗ARCO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结果及疗效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配对、对照设计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1月的120例ARCO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患者进行研究.其中治疗组60例,行通络生骨方治疗;对照组60例,行高能体外冲击波治疗.以影像学稳定率、Harris评分、SF-36评分作为临床疗效指标,随访24个月,统计并分析随访结果.结果:120例患者随访中脱落5例,其余患者均获得随访.两组影像学稳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Harris评分中的疼痛程度、关节功能、关节畸形分值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SF-36评分中,治疗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且后期均能自行缓解.结论:通络生骨方在治疗ARCO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方面疗效肯定,尤其在改善髋关节功能、缓解髋关节疼痛以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更为明显.

Keyword :

ARCO Ⅱ 期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 前瞻性研究 体外冲击波 通络生骨方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杨琛 , 张高魁 , 袁雪超 et al. 通络生骨方治疗ARCOⅡ期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J]. | 海南医学院学报 , 2020 , 26 (24) : 1865-1868,1873 .
MLA 杨琛 et al. "通络生骨方治疗ARCOⅡ期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 | 海南医学院学报 26 . 24 (2020) : 1865-1868,1873 .
APA 杨琛 , 张高魁 , 袁雪超 , 宇文星 , 郝阳泉 , 鲁超 . 通络生骨方治疗ARCOⅡ期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 | 海南医学院学报 , 2020 , 26 (24) , 1865-1868,1873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ARCOⅡ期 CSCD
期刊论文 | 2020 , 33 (11) , 1048-1052 | 中国骨伤
Abstract&Keyword Cite

Abstract :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联合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骨应用于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国际微循环学会股骨头坏死(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160髋)ARCO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分为PRP组与对照组。其中PRP组50例(80髋),男22例,女28例;年龄18~65(43.47±7.23)岁;病程4~18(15.8±2.9)个月;行髓芯减压植骨术联合PRP植入。对照组50例(80髋),男27例,女23...

Keyword :

富血小板血浆 股骨头坏死 骨移植 减压术 外科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陈冬冬 , 鲁超 , 宇文星 et al.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ARCOⅡ期 [J]. | 中国骨伤 , 2020 , 33 (11) : 1048-1052 .
MLA 陈冬冬 et al.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ARCOⅡ期" . | 中国骨伤 33 . 11 (2020) : 1048-1052 .
APA 陈冬冬 , 鲁超 , 宇文星 , 李欢欢 , 王秋霞 , 袁雪超 et al.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ARCOⅡ期 . | 中国骨伤 , 2020 , 33 (11) , 1048-1052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内皮抑素在中的表达及作用研究
学位论文 | 2016 | Mentor:党晓谦
Abstract&Keyword Cite

Abstract :

研究目的: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ONFH)具体的发病机制仍然不清楚,但组织最终缺血是非创伤性ONFH的发病的重要相关因素。非创伤性ONFH疾病进程中,骨组织的再生和修复一直存在,但是因为缺血的存在,导致修复发生障碍,这与修复过程中血管生成障碍关系密切。血管生成的过程受许多活性因子的调节,使得血管生成井然有序的进行,如若调节紊乱则血管生成障碍,最终导致组织修复失败。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认为非创伤性ONFH时促血管生成因子降低,并且在应用促血管生长因子 “治疗性血管新生”方面取得成效。然而促血管生长因子相对的抗血管生长因子可能抑制这一修复过程的进展。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促血管生成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抗血管生成因子内皮抑素(endostatin,ES)在非创伤性ONFH中的平衡是否被打破,同时应用动物实验观察ES是否影响非创伤性ONFH发病过程中血管生成及骨生成,从而加重股骨头坏死的进展。 研究方法: 1.VEGF和ES在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相关性分析 1)在髋关节置换手术时收集临床晚期(ARCOⅢ、Ⅳ期)非创伤性ONFH患者的股骨头标本(ONFH组,n=31(36髋)),并对标本进行分区(坏死区Necrosis、交界区Transition和外围区Periphery),同时收集股骨颈骨折患者的股骨头标本作为对照(Fracture组,n=21)。 2)利用HE染色鉴定ONFH组标本是否符合各分区(Necrosis、Transition和Periphery)的病理表现,以及Fracture组骨折后股骨头标本是否发生骨坏死。 3)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对ONFH组骨组织标本各区(Necrosis、Transition和Periphery)及Fracture组骨组织标本中VEGF和ES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 4)使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对ONFH组骨组织标本各区(Necrosis、Transition和Periphery)及Fracture组骨组织标本中VEGF mRNA和ES 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 5)分析VEGF和ES的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 及PCR检测结果,分别比较在ONFH 组股骨头标本各区(Necrosis、Transition和Periphery)中ARCOⅢ 期病人和ARCOⅣ 期病人的差异。 6)收集各期(ARCOⅠ~Ⅳ)非创伤性ONFH患者的血清标本(ONFH组,n=63),并按照ARCO分期分为四期(ARCOⅠ期,n=12;Ⅱ期,n=17、Ⅲ期n=15、Ⅳ期n=19),同时收集股骨颈骨折患者(Fracture组,n=32)和健康志愿者(Control组,n=30)的血清作为对照。 7)通过ELISA法检测ONFH组患者各期(ARCOⅠ~Ⅳ)、Fracture组患者和Control组健康志愿者血清中VEGF和ES水平,并将检测结果与临床特性进行相关性分析。 2. ES对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血管生成和骨生成的影响 1)动物分组:将90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四组:模型组(GC组,n=24),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甲强龙(methylprednisolone,MPS)+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建立新西兰大白兔股骨头坏死模型;GC&ES组(n=24)在造模的基础上加用内皮抑素ES;ES组(n=24)不进行造模,单纯应用ES;CON组(n=18)为空白对照组,仅应用生理盐水。然后将动物随机分为三部分,实验Ⅰ:42只动物(CON组n=6,其余每组n=12)进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CR、血清学及生物力学检测。实验Ⅱ:每组6只动物,进行墨汁灌注染色;实验Ⅲ:每组6只动物进行四环素-钙黄绿素荧光双标和Van Gieson染色。 2)实验Ⅰ:通过HE染色观察各组动物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情况、空骨陷窝的比率及成骨细胞的数目;应用抗CD31抗体对各组股骨头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股骨头中血管密度情况;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股骨头中骨生成相关基因Runx2、Osterix和Col1a1以及血管生成因子VEGF mRNA的表达;通过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骨生成相关蛋白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骨钙素(osteocalcin,OCN)和血管生成相关因子VEGF的水平;对各组股骨头进行生物力学测定,计算骨力度相关参数压缩强度(compression strength,CS)、弹性模量(elastic modulus,EM)和应变能(strain energy,SE)的数值。 3)实验Ⅱ:通过墨汁灌注染色的方法观察各组(每组n=6)股骨头的血流灌注情况。 4)实验Ⅲ:通过四环素-钙黄绿素双标及Van Gieson染色计算并比较各组(每组n=6)股骨头骨生成和骨量情况,比较的参数有:骨小梁面积百分率(trabecular area percent,Tb.Ar%)、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骨小梁间隙(trabecular separation,Tb.Sp)、骨小梁数量(trabecular number,Tb.N)、荧光周长百分率(labeled perimeter percent,L.Pm%)、矿化沉积率(mineral apposition rate,MAR)、骨生成率(bone formation rate/bone surface,BFR/BS)。 研究结果: 1. VEGF和ES在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相关性分析结果 1)HE染色结果显示股骨头坏死标本的各区方法可靠,对照组中有2例股骨颈骨折的股骨头出现骨坏死,排除此两例患者的骨标本。 2)通过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和PCR技术进行检测VEGF和ES在股骨头标本各区(Necrosis、Transition和Periphery)及Fracture组的表达发现:与Fracture组相比VEGF在交界区升高(P<0.05),而在其他各区没有明显变化(P>0.05);与Fracture组相比ES在交界区升高(P<0.05),在坏死区也升高(P<0.05),外围区无变化(P>0.05);VEGF/ES仅在坏死区显著降低(P<0.05)。 3)比较分析VEGF和ES在ONFH组ARCOⅢ 期和ARCO Ⅳ 期股骨头标本各区(Necrosis、Transition和Periphery)的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和PCR技术检测结果发现:从Ⅲ 期到Ⅳ 期VEGF的表达有降低趋势,ES的表达有升高趋势,同时伴随VEGF/ES有降低趋势,但并不是所有结果都支持该趋势。 4)血清VEGF和ES水平显示:VEGF与ES的血清水平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病因(激素性、酒精性、自发性)均无明显差异(P>0.05);VEGF在不同ARCO分期、不同Harris评分和不同患病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ES在不同ARCO分期、不同Harris评分和不同患病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ONFH组与Fracture组、Control组比较VEGF无变化(P>0.05),ES在ONFH组明显升高(P<0.05),而VEGF/ES显著降低(P<0.05)。进一步将血清标本按ARCO分期(ARCOⅠ~Ⅳ)与Fracture组、Control组比较显示:VEGF水平在ARCOⅠ 期与ARCOⅡ 期显著升高(P<0.05),在ARCOⅣ 期降低(P<0.05);ES水平在ARCOⅠ~Ⅳ期均升高(P<0.05);VEGF/ES在ARCOⅢ 、Ⅳ 期均降低(P<0.05)。根据ARCO分期将患者分为塌陷前(ARCOⅠ+Ⅱ)29例和塌陷后(ARCOⅢ+Ⅳ)34例,比较VEGF和ES水平与塌陷的相关性,结果表明:VEGF水平在塌陷前高于塌陷后(P<0.05),而ES无变化(P>0.05),VEGF/ES也是塌陷前高于塌陷后(P<0.05)。 2. ES对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血管生成和骨生成的影响结果 1)HE染色结果显示联合应用MPS+LPS建立股骨头坏死模型是成功的,GC组骨坏死发生率为70%(7/10),而加用ES后的GC&ES组骨坏死为100%(10/10),ES组也发生骨坏死(5/12),而对照组(CON)无骨坏死(0/6)。与CON组比较空骨陷窝率在GC组和ES组均明显升高(P<0.05),成骨细胞数目减少(P<0.05),GC&ES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发现空骨陷窝率更高(P<0.05),成骨细胞数目更少(P<0.05)。 2)股骨头CD3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CON组比较,血管数量在ES组和GC组均减少(P<0.05),GC&ES组与其他各组比较血管数量更少(P<0.05)。 3)实时定量PCR检测股骨头组织Runx2、Osterix、Col1a1和VEGF mRNA显示:与对照组相比,GC组和ES组骨生成相关基因Runx2、Osterix和Col1a1以及血管生成相关因子VEGFmRNA的表达均降低(P<0.05),GC&ES组与其他各组比较降低更为明显(P<0.05)。 4)血清检测结果显示:与CON组比较,GS组和ES组骨生成相关蛋白b-ALP、OCN水平和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的水平降低,(P<0.05),GC&ES组与其他各组比较降低更为明显(P<0.05)。 5)对股骨头进行生物力学测定结果显示,与CON组比较压缩强度(CS)、弹性模量(EM)和应变能(SE)在GC组、ES组均明显降低(P<0.05),GC&ES组与其他各组比较降低更为明显(P<0.05)。 6)墨汁灌注染色结果显示:与CON组比较,GS组和ES组股骨头的血流灌注明显降低(P<0.05),GC&ES组与其他各组比较降低更为明显(P<0.05)。 7)通过四环素-钙黄绿素双标及Van Gieson染色并计算得出:与CON组比较骨小梁面积百分率(%Tb.Ar)、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量(Tb.N)、荧光周长百分率(%L.Pm)、矿化沉积率(MAR)、骨生成率(BFR/BS)在GC组、ES组均明显下降(P<0.05),GC&ES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与CON组比较骨小梁间隙(Tb.Sp)在GC组、ES组均明显增加(P<0.05),GC&ES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增加更为明显(P<0.05)。 研究结论: 1. 在股骨头坏死时VEGF和ES的平衡性被破坏,VEGF降低而ES升高,可能在股骨头坏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2. ES能够抑制股骨头中血管生成和骨生成,加重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和发展。

Keyword :

股骨头坏死 骨生成 内皮抑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宋启春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内皮抑素在中的表达及作用研究 [D]. , .
MLA 宋启春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内皮抑素在中的表达及作用研究" . , .
APA 宋启春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内皮抑素在中的表达及作用研究 . ,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锂盐通过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干预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学位论文 | 2016 | Mentor:王坤正
Abstract&Keyword Cite

Abstract :

目的: 随着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中的大规模使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ONFH)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目前已成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SONFH好发于中青年人群,它不但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增加了患者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因此对SONFH的预防及治疗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在体内广泛分布,可以分化为成骨或者破骨细胞直接参与骨代谢,还可参与成血管或者脂肪细胞生成,间接作用于骨代谢,是骨骼修复及再生的重要环节。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以造成BMMSCs增殖能力及数量明显下降,同时抑制BMMSCs成骨、成血管功能并促进其向脂肪细胞分化。因此,糖皮质激素使用后造成的体内BMMSCs数量下降以及分化异常可能是SONFH发生的重要细胞学病因。 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在骨发育及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通路的激活可以促进BMMSCs的增殖,增加BMMSCs的成骨分化,减少BMMSCs的成脂分化,并且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分泌和血管形成,而糖皮质激素却可以显著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锂盐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躁狂症和双向情感障碍的经典药物,它具有骨组织特异性聚集的特点。研究表明,锂盐可以促进细胞增殖、成骨分化和成血管作用,抑制成脂分化。而药理学研究还发现锂盐可以通过抑制糖原合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活性以减少β-catenin降解来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即锂盐可以正向调控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此外,GSK-3β也被证明是锂盐和糖皮质激素的共同作用靶点,且两者对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相反。因此,本研究将在建立大鼠SONFH模型后,在体外观察取自SONFH大鼠的BMMSCs的生物学特性;其次进一步在体外观察锂盐对SONFH大鼠BMMSCs的生物学特性及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最后锂盐口服以干预大鼠SONFH,进一步在体内观察锂盐对大鼠SONFH的作用,为预防和早期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提供新思路。 方法: 1)SONFH大鼠BMMSCs生物学特性研究 (1)通过静脉注射脂多糖4 mg/ kg?d-1连续2 d联合肌肉注射甲强龙60 mg/ kg?d-1连续3 d的方案构建大鼠SONFH模型并通过病理学检查评价造模效果; (2)全骨髓培养法提取大鼠BMMSCs,观察细胞形态,通过流式细胞仪对获得细胞的表面标记物(CD44、CD11b和CD45)进行鉴定,对获得细胞进行成骨及成脂诱导后,观察其成骨、成脂分化能力; (3)将取自SONFH大鼠的BMMSCs作为SONFH组,而取自正常大鼠的BMMSCs作为对照组,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两组BMMSCs增殖能力,绘制BMMSCs生长曲线; (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两组细胞上清液中VEGF的含量; (5)对两组BMMSCs进行成骨诱导,通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及活性检测,茜素红染色观察成骨分化能力; (6)对两组BMMSCs进行成脂诱导,通过油红O染色观察成脂分化能力; (7)通过Western blot检测两组BMMSCs中p-GSK-3β (Ser9)、总GSK-3β和β-catenin蛋白含量。 2)锂盐对SONFH大鼠BMMSCs及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的作用研究 (1)分别使用不同浓度(0 mM、1 mM、5 mM、10 mM和20 mM)氯化锂(LiCl)处理取自SONFH大鼠的BMMSCs,通过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选择最强增殖能力组的LiCl浓度作为最佳处理浓度进行后续实验,而实验分组即为SONFH模型组和LiCl组; (2)ELISA测定两组BMMSCs细胞上清液中VEGF含量; (3)对两组BMMSCs进行成骨诱导,通过ALP染色及活性检测,茜素红染色观察成骨分化能力; (4)对两组BMMSCs进行成脂诱导,通过油红O染色观察成脂分化能力; (5)通过Western blot检测两组BMMSCs中p-GSK-3β (Ser9)、总GSK-3β和β-catenin蛋白含量; (6)分别使用不同浓度(0 μM、10 μM、20 μM、50 μM和100 μM)的β-catenin信号抑制剂槲皮素(quercetin,Que)联合5 mM LiCl处理SONFH大鼠BMMSCs,通过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选择增殖能力与SONFH模型组最接近那组的Que浓度作为最佳拮抗浓度进行后续实验,而实验分组则为SONFH模型组、LiCl组以及Que联合LiCl组; (7)ELISA测定3组BMMSCs细胞上清液中VEGF含量;对3组BMMSCs分别进行成骨和成脂诱导,诱导结束后,分别进行成骨诱导标志物骨钙素(osteocalcin,OCN)和成脂诱导标志物脂肪酸结合蛋白4(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4,Fabp4)的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不同BMMSCs的成骨和成脂分化能力。 3)锂盐对大鼠SONFH干预作用的研究 (1)通过静脉注射脂多糖4 mg/ kg?d-1连续2 d联合肌肉注射甲强龙60 mg/ kg?d-1连续3 d的方案构建大鼠SONFH模型,LiCl干预组在造模的基础上,给予LiCl 200 mg/kg?d-1的剂量灌胃14 d,实验分组为正常对照组、SONFH模型组和LiCl干预组,所有动物均在造模结束后4 w处死; (2)通过大体观察和HE染色观察股骨头标本的病理改变; (3)通过micro-CT血管灌注成像和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股骨头血管及成血管因子表达的变化; (4)通过Van Gieson染色、micro-CT骨扫描、生物力学分析、四环素-钙黄绿素双荧光标记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股骨头骨量、骨强度以及成骨能力的变化; (5)通过血脂检测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实验动物血脂及股骨头成脂能力的变化; (6)通过Western blot观察股骨头p-GSK-3β (Ser9)、总GSK-3β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 结果: 1)SONFH大鼠BMMSCs增殖、VEGF分泌、成骨分化能力下降,成脂分化能力增强,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被抑制 (1)静脉注射脂多糖4 mg/ kg?d-1连续2 d联合肌肉注射甲强龙60 mg/ kg?d-1连续3 d的方案可以成功构建大鼠SONFH模型,股骨头坏死病理学改变明显; (2)通过全骨髓培养法可以提取大鼠BMMSCs:提取细胞可以贴壁生长;流式细胞鉴定结果显示细胞表面高表达BMMSCs表面抗原CD44,不表达造血干细胞的特异细胞表面抗原CD11b和CD45;茜素红染色及油红O染色结果表明,获得的BM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3)MTT法检测两组BMMSCs增殖能力,在培养的第5天和第7天SONFH大鼠BMMSCs数量较对照组减少(P<0.05); (4)两组BMMSCs在12 h、24 h和36 h无血清培养后,模型组VEGF分泌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 (5)两组BMMSCs成骨诱导后,模型组ALP及矿化结节生成均少于对照组(P<0.05); (6)两组BMMSCs成脂诱导后,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脂滴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 (7)模型组BMMSCs中p-GSK-3β (Ser9)和β-catenin蛋白表达较对照组下降(P<0.05)。 2)LiCl促进SONFH大鼠BMMSCs增殖、VEGF分泌和成骨分化,抑制成脂分化,激活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Que可以抵消LiCl的生物学效应 (1)1 mM和5 mM浓度的LiCl可增强SONFH大鼠BMMSCs的增殖能力(P<0.05),且5 mM LiCl作用更强,选用5 mM LiCl进行后续实验; (2)LiCl处理模型组BMMSCs,在12 h、24 h和36 h无血清培养后,上清液中VEGF含量均较模型组BMMSCs增加(P<0.05); (3)LiCl处理模型组BMMSCs后行成骨诱导,ALP和矿化结节的生成明显增多(P<0.05); (4)LiCl处理模型组BMMSCs后行成脂诱导,脂滴形成明显减少(P<0.05); (5)LiCl组BMMSCs中p-GSK-3β (Ser9)和β-catenin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增多(P<0.05); (6)Que联合LiCl作用于SONFH大鼠BMMSCs,各浓度均能抑制LiCl的促增殖作用(P<0.05),而50 μM Que联合5 mM LiCl组BMMSCs增殖能力与模型组无差异,选用50 μM Que拮抗LiCl进行后续实验; (7)Que应用后LiCl的促VEGF分泌、促成骨分化以及抑制成脂分化的作用消失(P<0.05)。 3)LiCl口服防治大鼠SONFH (1)LiCl可以改善SONFH大鼠股骨头大体观,HE染色显示LiCl干预组大鼠股骨头骨小梁形态较规整,坏死脂肪细胞较少,空骨陷窝较模型组少(P<0.05); (2)VEGF染色及micro-CT血管成像显示模型组相比对照组,其股骨头区域血管减少、VEGF表达下降(P<0.05),LiCl干预可以促进VEGF表达和血管生成(P<0.05); (3)Van Gieson染色、micro-CT骨扫描、生物力学分析、四环素-钙黄绿素双荧光标记及BMP-2染色显示模型组相比对照组,其股骨头骨量、骨强度和成骨能力均下降(P<0.05),LiCl干预可以提高股骨头骨量、骨强度和成骨能力(P<0.05); (4)血脂检测及PPAR-γ染色显示模型组相比对照组,其血脂升高且股骨头局部PPAR-γ表达增加(P<0.05),LiCl干预可以降低血脂和PPAR-γ的表达(P<0.05); (5)模型组股骨头p-GSK-3β (Ser9)和β-catenin蛋白表达较对照组下降(P<0.05),LiCl干预可以增加股骨头p-GSK-3β (Ser9)和β-catenin蛋白表达(P<0.05)。 结论: 1)静脉注射脂多糖4 mg/ kg?d-1连续2 d联合肌肉注射甲强龙60 mg/ kg?d-1连续3 d的方案可以构建大鼠SONFH模型;大鼠BMMSCs可以通过全骨髓培养法提取;SONFH大鼠BMMSCs增殖、分泌VEGF及成骨分化能力较正常大鼠BMMSCs下降,而成脂分化能力则较正常大鼠BMMSCs增强,并且模型大鼠BMMSCs中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被抑制。 2)LiCl可以促进SONFH大鼠BMMSCs的增殖、VEGF分泌以及成骨分化,并且抑制其成脂分化;同时,LiCl还可以激活模型大鼠BMMSCs中的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而β-catenin信号抑制剂Que则可抵消LiCl对SONFH大鼠BMMSCs的促增殖、促VEGF分泌、促成骨分化以及抑制成脂分化的作用,故LiCl的上述生物学效应是通过激活BMMSCs中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实现的。 3)SONFH大鼠股骨头区域微循环障碍、血管生成困难,骨量、骨强度及成骨能力下降,成脂作用增强伴血脂升高,并且模型大鼠股骨头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被抑制;LiCl口服可以改善SONFH大鼠股骨头区域微循环,促进血管生成,同时可以增加模型大鼠股骨头区域骨量、骨强度和成骨能力,并且抑制模型大鼠股骨头区域过强的成脂作用并降低血脂,而LiCl上述效应可能是通过激活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实现的。

Keyword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锂盐 糖原合酶激酶-3β/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余泽锋 . 锂盐通过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干预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D]. , .
MLA 余泽锋 . "锂盐通过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干预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 , .
APA 余泽锋 . 锂盐通过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干预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 ,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10| 20| 50 per page
< Page ,Total 3 >

Export

Results:

Selected

to

Format:
FAQ| About| Online/Total:1317/213734755
Address: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LIBRARY(No.28, Xianning West Road, Xi'an, Shaanxi Post Code:710049) Contact Us:029-82667865
Copyright: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LIBRARY Technical Support:Beijing Aegean Software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