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ed by:
Abstract:
合理使用模糊限制语是英文学术论文写作中一项重要的策略,它既能表明作者对研究问题及读者的态度,给作者及读者都留下讨论的余地,又能体现作者诚实的科学作风及对同行的尊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语言学者开始关注英文学术论文写作中模糊限制语现象,但他们主要研究的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作者如何使用。然而,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以英语为母语的作者和以非英语为母语的作者在使用模糊限制语方面的异同,对后者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因此,本文通过两个自建的心血管科英文学术论文语料库,即以英语为母语的作者的英文学术论文语料库和以汉语为母语的作者的英文学术论文语料库,对词的层次上的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研究。根据英语语法中的五大词类并结合Hyland(1998)和Teppo(1999)的研究,本文作者将模糊限制语分为六大类,即情态动词、实义动词、副词、形容词、名词和针对数量词的模糊限制语,并且在每大类下又细分了一定的小类。本研究对各类模糊限制语的具体词目、出现频率、分布规律等进行了对比分析,力求获取中国作者与外国作者在英文学术论文中模糊限制语应用方面存在的异同,并探寻造成这些异同的可能的原因。 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在某类或某小类中情况存在差异,但以汉语为母语作者的英文学术论文语料库里的模糊限制语总体来讲在数量和种类上都明显少于以英语为母语作者的英文学术论文语料库,同时二者在模糊限制语的应用上也有所不同。中国作者对情态动词的使用主要集中在汉语中能被翻译成“可能”的词例如may, might 和could,而外国作者在情态动词的选择上则相对均衡。本研究所确定的三类实义动词中,两个语料库只在不确定性认知动词(如expect 和estimate)的出现频率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p<0.05),中国作者不愿意使用认知动词的原因之一可能是认知动词通常与人称代词搭配使用。另外,在副词的出现频率与小类分布方面,两个语料库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对具体的副词选择有所差别,而形容词和名词类的模糊限制语的数量和种类却差异很大,在以汉语为母语作者的学术论文语料库中仅仅发现两个形容词((un)likely, possible)和两个名词(hypothesis, possibility)。形容词和名词通常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副词或动词,与所采用的动词和副词相比,中国作者明显不倾向于使用形容词和名词作为模糊限制语。在针对数量词的模糊限制语方面,中国作者较多使用非数字的模糊数量词如some, few和several等,对具体数字则较少进行模糊限制。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作者在使用模糊限制语方面存在的问题,例如他们非常注重在文字上准确报告实验结果,而对表达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方面有所忽视,在模糊限制语的选择上不够多样及准确等等,这些使得文章的语气相对较肯定、论断力度相对较强,这与以英语为母语作者的语料库所反映出的英文学术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应用情况是有一定偏差的。最后,尽管两个语料库在模糊限制语的数量、种类及使用上有所差异,但模糊限制语在英文学术论文各部分(引言、方法、讨论和结果)的分布却呈现出相似的规律,即讨论部分中的模糊限制语最多,然后依次为引言、结果和方法部分。根据本研究的对比分析结果,本文推断医学学术论文各部分的修辞功能对模糊限制语在各部分的分布起决定作用,而对英语的掌握程度、写作习惯及存在的文化差异则很可能影响中国作者对模糊限制语的选择及使用。 针对这些差异及影响因素,本文最后对专门用途英语中模糊限制语的教学及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模糊限制语、学术英语写作、专门用途英语 文章类型:应用研究
Keyword:
Reprint Author's Address:
Email:
Basic Info :
Degree: 文学硕士
Mentor: 白永权
Student No.:
Year: 2005
Language: Chinese
Cited Count:
SCOPUS Cited Count:
ESI Highly Cited Papers on the List: 0 Unfold All
WanFang Cited Count:
Chinese Cited Count:
30 Days PV: 6
Affiliated Colle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