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mplex
  • Title
  • Author
  • Keyword
  • Abstract
  • Scholars
Search

Author:

刘莉 (刘莉.)

Indexed by:

学位论文库

Abstract:

气液螺旋环状流的典型特征是液相以液膜形式贴管壁螺旋流动,气流在管道中心螺旋流动。由于螺旋环状流具有流动有序、携液能力强、传热系数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气液分离、强化换热、物料输运、流动安全保障等工业领域。螺旋涡流作用下的液膜形成与流动、界面波运动、液滴夹带机理是螺旋环状流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由于缺乏丰富的实验数据和可靠的理论分析模型,至今尚无深刻认识。研究气液螺旋环状流液膜流动与界面波特性,获得相应的动力学机理与系统规律,对丰富气液两相流基础理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在相关工业领域中对提高效率与安全都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本文采用机理实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了垂直上升管中螺旋环状流的动力学特性。首先,设计并搭建了气液两相螺旋流动实验系统,获得了起旋器螺旋涡流作用下气液相运动及分布规律;基于实验研究,分析了螺旋环状流形成及流型转变特性、液膜流动与界面波运动规律、夹带液滴产生机理,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并掌握了定量预测方法。主要结论和认识如下:
(1)获得了螺旋涡流作用下气液两相螺旋流的典型流型,发现螺旋环状流能够在相对低的气速条件下形成。螺旋涡流作用较弱时,起旋器下游流型与来流流型相同;增强螺旋涡流作用,起旋器下游流型发生显著变化,泡状流转变为厚液层的螺旋气柱流,高液速弹状流转变为螺旋气柱与狭长气弹交替运动的螺旋间歇流,高气速搅拌流和高液速环状流转变为螺旋环状流,低液速环状流转变为螺旋丝带流。绘制了螺旋两相流流型图,获得了形成螺旋环状流的气液流速范围,发现螺旋环状流能够在相对低的气速条件下形成。
(2)建立了预测螺旋环状流流型转变的动力学模型,揭示了导致流型发生转变的不稳定机理,发展了预测流型转变的通用公式。低液速条件下,气相剪切力不足导致薄液膜失稳,螺旋环状流转变为螺旋搅拌流;高液速条件下,厚液膜因桥联发生自然阻塞失稳,螺旋环状流转变为螺旋间歇流。从液膜倒流和气相临界携液的角度,建立了预测螺旋环状流流型转变的动力学模型,给出了相应的判断准则,获得了关键工况参数对流型转变界限的影响规律,发现管径越小、工作压力及螺旋涡流强度越大,形成螺旋环状流的气相临界携液速度越小,由此发展了适用于不同强度螺旋涡流作用下流型转变的预测公式。
(3)建立了气液旋流分离效率计算模型,提出了气液旋流分离的相似准则。螺旋环状流的形成与液滴的运动密切相关,考虑液滴尺寸及其空间分布,建立了液滴旋流分离形成液膜的动力学模型,得到了螺旋涡流作用下液滴临界分离粒径、粒径分离效率和总分离效率的理论计算式,提出了描述气液旋流分离过程的相似准则,讨论了在相似条件下,不同几何尺度、不同流动工况之间气液分离效率的定量关系,通过室内实验验证了其合理性。
(4)发展了圆管内液膜厚度的光学测量与修正方法,获得了螺旋环状流中液膜流动与界面波运动的系统规律。为消除光学折射导致的液膜测量误差,建立了液膜厚度光学成像模型,得到了液膜厚度的计算方法。发现了液膜厚度沿轴向先增大后减小,厚度峰值出现的位置随流速的增大向下游移动。界面波频率为2~5 Hz,受流速及流动距离的影响小。界面波波速受液膜流动影响显著:高气速时液膜保持向上螺旋流动,波速沿轴向先迅速增大后逐渐减小;中等气速时液膜轴向间歇性停滞而周向保持旋转,波速沿轴向几乎不变;低气速时液膜出现间歇性倒流,波速沿轴向先逐渐增大后迅速减小。高气速时,界面波波长为0.3~2 m,沿轴向先增大后减小,随流速增大而增大。
(5)揭示了螺旋环状流中界面波稳定性机理,发展了液滴夹带率的理论模型及其通用计算式。基于Kelvin-Helmholtz不稳定理论,得到了螺旋环状流中界面波稳定性判断准则,发现了气液动压的相对大小决定螺旋涡流对界面波稳定性的影响:当气相动压小于液相动压时,有利于界面波维持稳定;当气相动压大于液相动压时,不利于界面波稳定;当气液动压相等时,不影响界面波的稳定性。基于界面失稳产生夹带液滴的动力学机理,建立了螺旋环状流内液滴夹带率的理论模型,发展了环状流内液滴夹带率的通用计算式,预测精度与适用范围均显著优于文献结果。

Keyword:

界面波 螺旋环状流 螺旋两相流 液滴夹带 液膜流动

Author Community:

  • [ 1 ]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Reprint Author's Address:

Email:

Show more details

Related Keywords:

Basic Info :

Degree: 博士

Mentor: 白博峰

Student No.:

Year: 2018

Language: Other

Cited Count:

WoS CC Cited Count: 0

SCOPUS Cited Count:

ESI Highly Cited Papers on the List: 0 Unfold All

WanFang Cited Count:

Chinese Cited Count:

30 Days PV: 17

FAQ| About| Online/Total:557/215096323
Address: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LIBRARY(No.28, Xianning West Road, Xi'an, Shaanxi Post Code:710049) Contact Us:029-82667865
Copyright: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LIBRARY Technical Support:Beijing Aegean Software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