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ed by:
Abstract:
本文围绕新型保鲜剂—1-甲基-3-(2-甲基环丙基)-1-环丙烯包合物(1-MMCPCP/M-β-CD,M-β-CD中的M代表Cu2+、Ni2+、Fe3+、Fe2+、Ag+和Mn2+六种金属离子)的绿色合成、包合机理、合成条件的优化及其应用效果进行实验研究与分析,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分别以六种金属离子(Cu2+、Ni2+、Fe3+、Fe2+、Ag+和Mn2+)作为催化剂,催化1-甲基环丙烯(1-MCP)合成1-甲基-3-(2-甲基环丙基)-1-环丙烯(1-MMCPCP),并以β-环糊精(β-CD)为载体,将1-MMCPCP固定于其空腔中,成功合成了1-MMCPCP/M-β-CD固体粉末。经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GC-MS)和释放曲线的测试,结果表明,六种金属离子均可催化1-MCP形成1-MMCPCP,并固定在M-β-CD中形成1-MMCPCP/M-β-CD包合物粉末。在相同的合成条件下,所得包合物产品的产率分别是80.67wt%(Cu2+)、60.79wt%(Ni2+)、63.83wt%(Fe3+)、73.65wt%(Fe2+)、82.38wt%(Ag+)和77.56wt%(Mn2+),而其中1-MMCPCP的有效含量分别是4.31wt%(Cu2+)、0.55 wt%(Ni2+)、0.73 wt%(Fe3+)、0.83 wt%(Fe2+)、0.07 wt%(Ag+)和1.16 wt%(Mn2+)。通过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以及固态核磁分析(SSNMR)等表征手法分析,结果表明我们所合成的1-MMCPCP/M-β-CD包合物中的1-MMCPCP、M-β-CD两类物质形成了新的物象,并非是简单的物理混合。
2.探索了金属离子浓度、M-β-CD溶液的pH值等参数对合成效率的影响。通过改变M-β-CD的浓度发现对于Cu2+、Ni2+、Fe3+、Fe2+和Mn2+五种金属催化剂来说最佳络合物浓度分别为0.01 mol·L-1、0.025 mol·L-1、0.025 mol·L-1、0.025 mol·L-1和0.025 mol·L-1。分别以Cu2+、Ni2+、Fe3+、Fe2+和Mn2+五种金属离子催化合成的最佳pH值分别为5.6、7.6、3.6、6.6和8.4。
研究了1-MMCPCP浓度对户太八号葡萄的保鲜效果,并与1-MCP的保鲜效果作了对比,对保鲜过程中户太八号葡萄的坏果率、脱粒率、硬度、失水率、褐变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等指标的变化进行了检测,保鲜实验共持续68天。各项保鲜指标检测结果表明,对于户太八号葡萄,1-MCP的最佳使用量为1.0 μL·L-1,1-MMCPCP的最佳使用量为2.0 μL·L-1。通过对表观变化、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失水率五种检测指标的检测结果对比,发现均在最佳浓度的前提下,1-MMCPCP对户太八号葡萄的保鲜效果要优于1-MCP。
Keyword:
Reprint Author's Address:
Email:
Basic Info :
Degree: 工学硕士
Mentor: 李珊珊
Student No.:
Year: 2017
Language: Chinese
Cited Count:
WoS CC Cited Count: 0
SCOPUS Cited Count:
ESI Highly Cited Papers on the List: 0 Unfold All
WanFang Cited Count:
Chinese Cited Count:
30 Days PV: 1
Affiliated Colle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