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ed by:
Abstract:
继Lakoff之后,模糊限制语作为一类特殊的模糊语言受到国内外语言学家的普遍关注,从不同角度对模糊限制语的相关研究也随之逐渐深入。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外学者针对不同体裁语篇所做的相关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统计分析不同文体中模糊限制语使用的特点。虽然对模糊限制语的定义与分类至今仍存在分歧,但大量的实证研究都证实了即使在科技语体中也存在大量的模糊限制现象,且此类词语可以对话语真值进行修正,起到缓和语气保护作者等作用。本文旨在研究在特定语境中模糊限制语的应用情况及其语用效果,以探索文体与模糊限制语使用之间的关系,以帮助科技论文作者,特别是第二语言写作者了解模糊限制语特殊的语用功能,在写作英文论文时能引起重视并恰当应用。
本研究试图以Salager-Meyer (1994) 的医学英语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定义及分类为基础,对比分析中外医学论文引言部分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情况。本研究以自建语料库中的样本引言部分为研究对象(汉英各40篇),以该部分中所使用的模糊限制语为主要研究内容,借助于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进行统计分析,致力于探究以下问题。
(1) 汉英医学论文引言部分中模糊限制语的种类、具体形式以及观察频次之间有什么异同点?
(2) 汉英医学论文引言部分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与语篇特点有什么关系?
(3) 上述发现对医学学术论文的写作与翻译有什么实践意义与启示?
通过样本分析,我们发现,汉语作者与英语作者所撰写的医学论文在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率,种类及分布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首先,英语引言中的模糊限制语的总出现频次及各类型的出现频次均高于汉语引言,除了复合型其余四种模糊限制语汉英之间均具有统计学的显著意义;其次,英语缓和性包含大量的情态动词及认知动词,而此类词语在汉语中均出现较少,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在汉语中此类词语数量本来就不多,而在英语中情态词及认知类词语种类繁多;再次,在种类分布上也存在一定差异,C2>C1>C3>C5>C4,E2>E1>E3>E5>E4,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的汉语样本中缺乏情感加强型模糊限制语,而在英语引言中却有一定量的分布;此外,汉英引言在中的模糊限制语也存在一些相似性:在两种语言的引言中缓和性与变动性模糊限制语均占到很大比重,且出现频次最高的三类种类分布均为H2>H1>H3,这体现了模糊限制语使用方面的共性及其与特定文体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研究试图从语言,认知及文化三个方面探讨存在差异的潜在原因。
总体来说,汉英论文引言在模糊限制语使用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对这种差异的认识将有利于引起汉语作者的模糊限制语意识,特别是在写作英文医学论文时注意到这种差异,尽量避免语用错误,并对其医学论文写作,翻译,及陈述等起到一定的作用。
Keyword:
Reprint Author's Address:
Email:
Basic Info :
Degree: 文学硕士
Mentor: 蒋跃
Student No.:
Year: 2010
Language: Chinese
Cited Count:
WoS CC Cited Count: 0
SCOPUS Cited Count:
ESI Highly Cited Papers on the List: 0 Unfold All
WanFang Cited Count:
Chinese Cited Count:
30 Days PV: 2
Affiliated Colleges: